close

    (文:勞瑞)

    經濟發展的結果,讓"鼓勵消費"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,所以,三不五時,只要有手機的人都會接到"請問您最近有沒有資金需求?"的電話,甚至,有些是針對已經有信用循環的人所提供的方案,而這正是走到負債人生的開端。

    金融機構確實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,如果善加利用,也確實能在必要時刻提供協助。然而行政院通過了「消費者債務清償條例」部分條文修正草案,將現行「不可歸究於己」的不履行償債原因,作為法官裁定更生要件,修訂為債務人如果「連續3個月入不敷出」,就可以裁定同意重建更生,希望有助提升更生案的比例。看來似乎是更有人性,更能幫助到基層的民眾,但,卻完全沒有積極的意義。因為,沒有理財的智慧,免去債務只是讓別人來承擔損失而已,假以時日,當事人還是會走到另一個負債循環去。

    怎麼說呢?一個人之所以會走到負債的路上去,除非這債是來自於別人,否則,就是這個人沒有理財的能力,讓收入不足以支付花費。但,收入大於支出真有那麼難?就是增加收入與減少支出啊!只要能夠讓收入大於支出,那麼,讓既有債務轉成每個月的固定支出,那就能夠漸漸地負債還清,不管這債務是別人留的或是一時的困冏所造成。就像是號稱為"理債女王"的周思潔老師,藝人出身的周老師,在演藝工作中支出不高,收入很高,卻因為財務交由別人來管理,而無法將辛苦的收入累積起來,於是周老師就開始學習,後來,即使因為事故而負債八千萬,但因為擁有理財知識,所以能夠一年還一千萬。

    我曾經說過"銀行是有錢人的好朋友,保險才是一般人的好朋友",我應該再修正一下,"銀行就像是酒肉朋友,當你有錢時才是好朋友,如果你有利息錢還不出來時,他就會找黑道來跟你要錢。","保險是你的嚴師,不管你聽不聽,他總是要你晴天要存雨時糧,而當你發生問題找他時,他總想盡辦法來幫助你。",意思是,一個人不管有沒有錢,都應該要有保險來當你的好朋友,與銀行則只需要維持良好信用就好,只有當你真的很有錢時,再去與銀行有金錢的往來,如果你有經驗的話,就會知道銀行的VIP與一般人的差別待遇。大部份會有負債的人,則都是那些沒錢卻以為銀行是好朋友的人,這些人應該都對於銀行在進行帳款催收的手段有深刻的體會才是。

    但,不管現在的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財務狀況,"想盡辦法存錢",這是啟動富有的唯一起點。有些人會覺得,收入就已經不高了,哪還有錢可以存?套一句王永慶先生說的:"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,存下一塊錢,才是你的一塊錢!",即使是在擁有負債的時候也是一樣。當擁有負債時,應該對於償債做好規劃,也就是把還錢規劃成每個月的固定支出,同時也把存錢及生活費用規劃成固定支出。我把"建立規劃成固定支出的習慣"稱之為"強迫減薪法",也就是把這些一定要支出的錢當成被減薪了,當它不成為你的收入時,那你就不應該去使用他。我曾經問過幾位月光族,為什麼會把錢花光?得到的答案都是"反正就花到沒錢",那如果經濟不景氣被減薪?或是換了工作薪水變少了呢?答案都是"少賺就少花囉!",可見,沒存錢的最主要原因,其實只是因為沒規劃而已。而這也是月光族中很多都是收入很高的人,這個部份可以閱讀"富爸爸、窮爸爸"系列書籍中有相當多的介紹。當然,如果這個人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,那就勢必會走到負債人生去了。

    所以,一旦擁有債務時,千萬別等到"債務協商"或放任被"強制執行",因為這時一個人的財務信用就有了重大的污點,而債務協商與強制執行時的做法,其實就是強迫減薪,直接從你的收入去扣除一部份,那,我們何不自己規劃還錢的金額並保持良好的信用呢?

    其實,不管我們現在有沒有負債,理財的關鍵在於擁有想要增加財富的觀念,致富的起點就是有沒有開始行動,而做法十分簡單,就是不管還債或存錢,都直接用"強迫減薪法"來規劃,其他的部份就是在自己本業上去努力增加收入,如何增加收入則又是另一個議題了。朋友,你要開始強迫減薪了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理財生活家-勞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