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:勞瑞)
一個面對死亡而能夠如此泰然自若的人,這才是真正的勇者。蘭迪‧鮑許教授已於2008年7月25日長眠於維吉尼亞的家中。
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還是認為,一個人一生的發展,除了自己在過程中的努力之外,必然受到父母管教方式的重大影響。當然,我們的生命中,也必然會有遇到貴人的時候,就像是安迪‧范丹教授一樣,只是,面對這樣的貴人,我們是不是能夠去接受這樣的提醒,能夠自己反省,應該是學習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我發現,在書中有少數的字句是以加粗的字體來呈現的,我認為這是蘭迪教授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觀念,而我也覺得這是很好的觀念,所以簡錄於下:
‧時間必須受到明確管理,就像金錢一樣。
‧計畫可以隨時改變,可是前提是必須先有計畫。
‧建立良好的歸檔方式。
‧關於團隊合作--以得體的方式與別人認識;找出共通之處;畫量在最舒適的狀況下會面;讓別人把話說完;不要把自尊自大的心態帶到會議上;互相讚美;以問句的方式提出不同選項。
‧切合需求的陳腔爛調--誰帶你去舞會,就和誰跳舞;幸運總是降臨在準備好迎接機會的人身上;不論你認為自己做得到或做不到,你的想法都沒錯。
"想要什麼東西,開口問就是了。"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得了癌症,讓蘭迪教授有了這樣的勇氣?但這看似簡單的動作,卻需要極大的勇氣,因為我們都怕丟臉,怕別人怎麼看我們,擔心自己是不完美的,反正放棄比較容易。其實想一想,反正我們本來就不完美,只是問一下,其實我們對於有勇氣去問的人,都會打心底佩服他們,可是我們卻怕別人取笑我們。人總是矛盾的。
重點是怎麼過你的人生,我想,這是蘭迪教授要告訴他三個孩子的,也是我們該去思考的。
這是一本好書,值得向您推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