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如果有一個"用菜刀殺人事件"
到底是做菜刀的錯?還是殺人兇手的錯?
我想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
 
還是別去借錢吧!!
請記得這個真理"您不理財、財不理您"
生活平順的時候要理財
收入拮据的時候更要理財
 

雙卡事件凸顯台灣不健康的金融環境
作者:李紀珠 2006.01.04/ 第338期
沒有正確管理知識的主管機關、懂得自律的業者及被教育的消費者,如何期待建構出一個健康的金融發展環境?
    鑑於雙卡(信用卡及現金卡)問題嚴重,日前立委提案修正「限制未來雙卡之循環利差不得高於存款利率一○%」。此案一出,不但金融股連日重挫,也引起外資金融機構及國外媒體諸多批判;筆者肯定立委立意良善,但此修法方式並無助於嚴重雙卡問題的解決,甚至恐怕會對社會上的部份弱勢族群造成傷害;然而此雙卡問題也凸顯台灣金融體系的缺乏紀律及自律。

 雙卡問題的嚴重已有相當時日,筆者在立法院已多次公開或私下提請主管機關導正,然而主管機關卻放任問題惡化而不積極處理!面對主管機關的怠惰,立法委員身為民意代表,資訊多來自代表消費者的選民,因此,若立法過程未邀請金融專業的委員參與,立法內容就極易偏向消費者,並流於表象思惟的解決方式。

 以此次立委以修法方式明訂雙卡利差不得高於一○%而言,表面上,可降低未來借款者負擔。然而銀行利差來源,除可能來自壟斷利益外,主要仍是由於此種借款倒帳風險較高,因此限制利差,銀行勢將拒絕相對風險較高者的借貸,導致有救急需求者恐被迫求助於地下錢莊,此時消費者面對的可能是更高的利率及更粗暴的討債方式,而不在法律規範下的金融行為,勢必將衍生更嚴重的社會問題。

 此外,若業者的發卡態度及消費者不知節制的消費習慣不變,即便限縮利差,消費者可能也只是持有更多的卡、借更多的錢,仍是陷入沈重的利息負擔。至於「已」淪為卡奴者,則需另藉助合理債務協商機制的建立及個人破產法的修正,才能使卡奴在受到懲罰之餘,仍有重生之機會。至於防範未來,則更需藉助業者核卡自律、資訊透明的比價壓力之市場機制,以及討債機制的規範等配套措施。

 目前雙卡之氾濫,固然由於消費者缺乏自我慾望節制,但業者以不當方式將不適合的商品推銷給消費者,也是原因之一,業者在認知到持卡人債務比已過高的情況下,仍以誘導性的廣告來吸引消費者持新卡,在業者缺乏自律情形下,不但助長卡奴現象發生,也將雙卡市場快速消耗。

 我主管機關長期忽略消費者教育,導致一個本來屬於「救急」而非「救窮」的高利率雙卡借貸,被消費者做為常態性資金來源;而業者公會缺乏自律,只有個體思惟,沒有產業發展及與消費者共生的道德自律,不但逾放比快速攀升,雙卡商機也被快速破壞;而主管機關只管理商品的「合法性」,而放任業者將合法商品賣給「不適合」的消費者,更是怠忽職守。有這樣的主管機關、業者及消費者,如何期待台灣建構出一個健康的金融發展環境呢?(作者為政大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理財生活家-勞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