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在做好收支的紀錄之後,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財務缺口,以及確認可支配所得。

    大部份的人不是沒有錢,而是賺來的錢在不知不覺中就花掉了。

    為什麼在盤點好收支之後,財富管理第四步竟然是要盤點風險保障?

undefined

(外部圖片:https://scontent.ftpe7-3.fna.fbcdn.net/v/t1.0-9/p720x720/84334885_2501515146641934_3400482451858915328_o.jpg?_nc_cat=108&_nc_sid=8024bb&_nc_ohc=TngerkV7mR8AX9C_DK6&_nc_ht=scontent.ftpe7-3.fna&_nc_tp=6&oh=0902851b074fe363b0963afad8d8b051&oe=5EDEF422)

    仔細想想,我們所盤點的收支狀況,其實是我們生活過得很平順時的財務狀況,而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財務狀況,只會比盤點的狀況好,而不會更差。所以,我們才要避免這樣的財務風險,也就要來盤點我們可能面臨的風險。

undefined

(外部圖片:https://pgw.udn.com.tw/gw/photo.php?u=https://uc.udn.com.tw/photo/2020/01/17/6/7348035.jpg&x=0&y=0&sw=0&sh=0&exp=3600)

    許多保險業務員,都會拿著商品來做風險保障的推薦,其實這樣是很怪的,就像是行銷學上的"供給創造需求",我們常常會在這樣的邏輯下,就認同了我們需要這個商品。這樣的做法,雖然後來也是能提供應有的保障,但是常有疊床架屋的感覺,也就是會因為不同商品的設計,而變成有部份的保障是重覆的,雖然可以有比較高的保障,但是,會不會也支出了重複的保費呢?

    實務上,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,或者是規劃保障的時點,在原有的保障上,再做保障的盤點。這樣是很正常的,但是問題卻在於,我們想要增加保障時,卻沒有把舊的保障拿出來看,於是就容易發生沒有補到缺口,卻又重複投保的情形。

    要知道,保險業務員並沒有都很專業,尤其是剛入行的菜鳥。所以,在規劃上可能都是用同一套建議,但菜鳥也有優點,就是小心謹慎,只要是拿了舊保單出來,他肯定是看不懂,但他一定會乖乖地回去問清楚,看看需要再補充哪些保障。可惜的是,大部份的民眾是不喜歡拿舊保單出來給業務員看的,因為怕被批評、怕被洗單...,說來,這也是保險業務員自己造的業障啊。

    而提到風險保障,大家普遍都是針對人身風險做規劃,其次會對財產規劃保障,然而,責任風險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,因為責任風險往往是最難估計的。

    人身風險是大家最容易懂的,就是以考量自己及家人的醫療支出、身後家人照顧,另外,退休規劃可以與理財同時考量。財產風險則是針對持有的財產,做損失的風險規劃,例如:房屋火險、地震險...。責任風險則是要規避自己可能因為過失而造成需要賠償他人的風險,例如:職業的責任險,像是醫師、教師...,開車時的第三人責任險...,雇主責任險...。

    不過,風險保障不應該只限於買保險這件事而已。還應該要包含其他的損害防止的作為,例如:定期健康檢查、傢俱防震固定、火災警報器、車輛AEB自動剎車系統...。

    風險保障的規劃,對於一般民眾,可以避免落入"因病而貧,因貧而病。"的循環,對於已經累積財富的人,則可以避免一生的努力化為流水。

    而,風險保障的檢視,最重要的是,要不定期地,因為人生階段的改變而重新檢視。而且,檢視的時候,不只是把舊保單拿出來看而已,還要找到專業顧問,從自己的家庭與工作狀況,針對自己的期望做討論,才能做出適合的建議。

    不過,找到能夠這樣討論的顧問也不容易,全國有上百萬人考過保險證照,但是能夠這樣全方位討論的卻不到1千人,幸好,大部份的人可能沒有那麼複雜,一般認真的業務員還是可以服務的。

    理財是一輩子的事,建議您有空時,可以多與不同顧問來討論。

    

arrow
arrow

    理財生活家-勞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